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80|回复: 0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集义乡大常村秦家大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集义乡大常村秦家大院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大常村是山西省重要的蔬菜基地,这里出产的“大常”牌无公害蔬菜远销香港和海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曾经是当地有名望族晋商巨贾秦家的居住地。据秦氏后人介绍,秦家一直以来和祁县乔家合伙做生意,曾经辉煌一时,家族一度兴盛,与乔家并驾齐驱。比起乔家大院如今的热闹,已非旧貌的秦家大院虽寂寂无闻,但其中的一砖一瓦,足以能让我们还原一段晋商的兴衰历程。
    曾经辉煌过
    大常秦家在晋商历史上曾显赫一时,当地有谚语称: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乔家能贵发,肇始秦家人。复盛公就是山西清徐秦家产业的创始人秦肇庆。秦、乔两家自商业活动开始便一起合股。从覆盖包头商界的广盛公、复盛公,到汇通天下的大德恒、大德通;从乾隆初年生意开张,到新中国初期的公私合营,在秦氏后人提供的当时的契约和官契上可以看出来,从创业之初,秦、乔两家在商业活动中一直合股。
    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家大院与祁县乔家、太谷王家、曹家距离都不远。秦家第十一世孙、年近花甲的秦瑜告诉记者,当初先辈和乔家一起创业就是因为乡里乡亲的,私交非常好,所以才能一起合作。一直到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秦、乔两家还有婚姻往来。
    大常秦家先祖于康熙年间以磨豆腐、生豆芽起家,搞小作坊,做小商贩,勤勤恳恳日积月累而致小康。到第三代祖先秦肇庆,秦氏族人走南闯北,正式开始经商活动。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秦肇庆在内蒙古包头与祁县乔贵发合作创办广盛公商号,商号按股份比例,秦家为主,乔家为次。
    两家在生意上也互助互携。秦瑜说,当初秦乔两家一起创业的时候,签有一份协议,约定双方要互相提携帮衬,一方有难,另一方支援。至今秦家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当年乔家因为做粮食生意而血本无归,心灰意冷,几乎决定退出,不再从商,此时,秦肇庆将原本准备修建屋舍的资金抽调出来,给乔家作为资本,乔家才渡过难关。
    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秦肇庆年岁渐老,便告老还乡,从此不再参与商号的经营管理,而致力于经营家业,广纳田产,建造宅第。尽管如此,每年的分红仍足以让秦家成为当地的巨富。秦氏自秦肇庆之后便不再从事商业。而此时的乔家商业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积累了巨额财富。
    到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包头的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乔家的股份超过秦家,但此时的秦家每年分的的股银仍然可观。秦氏修建的三余堂、九德堂、既翁堂宅第连片,整个大常镇(大常历史上是镇)的东面一半都是秦家的宅第,当时仅新建的9处宅院就占据了大常镇的东北一条大街。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嘉庆年间七品知县岁俸白银45两,一品大员岁俸也只有180两,而秦家一年股银分红在一万两以上,相当于百个一品大员或三四百个知县的年俸。说秦氏富埒王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很少有族人再从事商业经营,又出现不少不肖子孙,秦家便开始败落。几经风雨,到1937年日本侵华前后,秦家只剩下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宅院了。一大家子人守着宅院和有限的田产继续坐吃山空,到1941年前后,秦氏后人有七八年不分红利,甚至要出卖坟地度日。当时的一份地契表明,秦家将四亩五分坟地典给刘氏一族,得现洋20元。
    清嘉庆之后,秦氏有几代后人都好吃懒做,不事稼穑,坐享其成。当时秦家有一个“金头爷爷”,诨名“秦石头”,是一名“职业纨绔”,整日赌钱、嫖娼、淘古董,不干正事。为了和村西的刘家斗富,他曾花巨资从北京买来一个玉马雕,后来才知道是从紫禁城里面偷出来的。窃贼东窗事发,追赃追到了秦家,因为这个玉马给“秦石头”赚取了极大的虚荣,他死不认账,坚决抵赖,企图留住这个宝物,最终被朝廷判处斩立决。家人为求全尸,给他铸了个金头,因此他才被称为“金头爷爷”。有人称晋中秧歌剧《踢银灯》(又名《男抹牌》)中的3个人物:金头、宋清和西洋子弟中的金头便是秦石头,但被秦家后人否定,称其为“乱弹秦”。
    秦家家境败落后,到咸丰、同治年间与乔家合资的商业股份萎缩至25%,1913年进一步萎缩至12.5%。1937年日寇侵入,乔家开始败落。解放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乔、秦两家的资产进行赎买,到1952年秦十世后人秦文海最后一次结算时,秦家股份只有3厘了。尽管后来秦家势力渐微,但乔家并未因此停止分红。秦文海1952年只身前往包头领取分红和清算账目时,仅仅报了自己“姓秦”,乔家包头商号人员便以掌柜之礼款待,并让其参与监督整个清算过程。可见当时晋商在经商及为人处事中是何等讲究诚信。
    纵观秦、乔两家200年的兴衰史,秦家先入,乔家后起,秦家坐享其成,乔家励精图治,秦家逐步萎缩,而乔家步步辉煌。
    秦家大院现状
    后来的秦家子孙将祖产挥霍告罄之后,就只剩下一座偌大的空院子占据着大常村的大半。1937年后,兵荒马乱中这个大院落成为众矢之的。中央军、晋绥军和日本人,把秦家大院作为军事堡垒反复争夺。战争之后,大院就越发不成样子了。
    今年91岁高龄的秦文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1952年正月的那次包头之行,成了晋商最后一次经济活动。之后实行公私合营,晋商就完全退出了中国商业和金融的寡头地位,彻底成为历史了。
    据秦文海说:结算时秦家的股份只剩3厘。最后的分红有一顷水地,但是这块地土改的时候已分出去了,包头的复盛菜园也改为解放菜园。另外还有楼房铺面若干,由乔秦两家按比例分。秦文海见所剩无多,没等处理结束就提前回家了。后来楼房卖了2亿元(旧币,相当于新币2万元),捐献飞机大炮出资5000万元(相当于新币5000元),只捎回500多万元(相当于新币500元),还有布匹等实物。
    如今的秦家大院只留下了一些遗迹,原有的5处院落,除了一处保存还算完好之外,其余4处都已经很破落了。当时秦家大院的大庭院,现在被作为村办综合工厂,成为一个比较成规模的酿醋厂。原来半米多厚的墙现在只剩下一半,露出一个巨大的豁口,但房舍的门窗却都换成了新的,显得不伦不类。房间里和大院空地上堆放着几十口大缸和杂物,地上散乱着酿醋的原料,散发着酸臭的气味。“这是我们祖上规模最大的一处大院了。”秦瑜不无惋惜地说。
    解放后,很多村民分到大院的部分房产之后,都把老房子推平,在原有基础上盖起新式的建筑。内堂的屋子基本都拆掉了,只有门楼大都被留下了,大概因为门楼修得比较大气。就连秦氏后人也不断在原来的遗址上修建着新式的建筑,拆掉的门窗、瓦当、檩子、椽子等都悉数卖掉。
    尽管如此,秦家大院曾经的辉煌仍然依稀可辨,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过街戏台显示着这个家族曾经的奢靡。秦家老院的壁照、门额等仍能显示出雄伟的轮廓。
    据当地人介绍:解放前,秦家曾有个老地主,叫秦文茂,不干农活,穿得干干净净,村里人叫他“精干挡道鬼”。    秦文茂也算是个斯文人,据说年轻时还是大学生,老了以后村里常常叫他写春联,毛笔字不错。他一辈子游手好闲,靠卖祖产勉强活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潦倒不堪。当时还有点钱,就宁可步行,也要到离家很远的徐沟下趟馆子,纨绔习气不改。秦文茂有一次从徐沟下馆子回来,路上让个后生骑车子撞了一下,当时没事,回了家就死了,也算是善终。
    改革开放之后的秦氏后人和普通大众一样种地、做买卖,日子才开始好起来。
    由于乔家大院名噪海内外,每年的旅游收入赚得盆满钵溢,而且被拍成电视剧,广为流传。有鉴于此,清徐县集义乡县乡两级都有意修复秦家大院,重现昔日辉煌,开发旅游产业,但秦瑜认为,“能恢复当然好了,但是这个工程量应该会非常大,因为大院被破坏得太严重了。”
    “和乔家大院比起来,秦家大院位于村民聚居区,地段比较繁华,经历了多场战争,破坏很大。解放后大院分给村民,保护起来很难。而乔家大院所处的位置偏僻,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后来保护也相对容易些。”秦瑜说,“秦乔两家后来除了偶尔的往来之外,已经基本断绝来往了。但我们要学习乔家励精图治的精神,同时也要学习乔家大院在旅游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并不存在竞争,只是还原一段完整的历史留给后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秦氏文化网微信公众号

QQ|手机版|京ICP备06057923号|联系我们|秦氏文化网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4249号 )

GMT+8, 2024-4-26 14: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