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秦观后裔相聚江苏无锡,参加这次筹备会议。![]() 秦氏始祖秦观(淮海公)是中华文学大家,他的诗词备受世人推崇、传颂,一些绝句更是口口相传、引据经典。夏敬观曾曰;“少游词清新婉约,辞情相称,诵之迥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秦观的作品形成了自巳性词兼胜的独特风格,把婉约词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从而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这一贡献是同时代的婉约派词人无法企及的。始祖的文学题裁有诗、词、文、赋,他的诗词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他的词凄清优美,恬淡婉静,不见慷慨激昂的言辞,不见奔放恣肄的意境,始终弥漫着一种故地江南水乡的忧伤,凄婉、淡雅、工丽、纤细、缠绵,莫可明状。词句中选用了许多家乡风情、乡俚俗语甚或自造字來渲染乡情、词意。秦观的文笔流暢,诗句近乎生活,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他的文、赋还有极高的学术性、社会时政性。淮海集中的策论有五十篇,其中进策三十篇、进论二十篇,这些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向政府献计荐策,较少作书生之空谈。策论相当于现代的政论文,是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帝王,因此秦观的策论立论明、证据足、引理透,言而有理、言而有据,言而有序,特别在引古证今、说理透彻方面更是无懈可击。再如秦观的蚕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南宋嘉定年间高邮军知州汪纲曾命人把蚕书雕刻出版,广为印刷并为当地养蚕业带來勃勃生机。蚕书內容翔实有用,观察细致认真,语言朴实简练,手法曲尽变化,不愧大师笔下的又一先农经典作品。 淮海公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继祖承文则是秦观后裔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今年八月卅日在无锡九龙湾度假村召开的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首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会议上锡山支秦岭先生具体提出家族诗书文化传承的近期规划,首先進一步搞好秦氏文化报的编辑发行,并以后将由各支派轮流出专版,着意调动、挖掘各支的文化和凝聚力。其次开设各种讲座抢救性地请秦家长辈、元老讲述秦氏文化、往事得以记录、传承。并拟出版秦观文学通俗、赏析读本。近來重点要编纂一本“秦观后裔文物拾遗”,初定16K本,全彩色面印刷,刊登散落在秦氏后裔家中的秦氏文物,包括书、词、文、帖、照片,抢救性地弘扬秦氏文化。并委托北京秦峥先生、上海秦炜立先生、无锡锡山秦绍楹先生、秦学海先生收集、鉴定、编纂。 在会议上各部、各支均有代表激情发言,如谱牒部秦浩云先生、信息网络部秦协枫先生、无锡陡门支的秦茂良先生、无锡西溪支的秦开元先生、上海支的秦炜立先生、秦勤为女士、北京代表秦峥先生、无锡洛社支秦基伟先生、秦建江先生、常州洛阳支秦志凯先生、秦大峰先生、常州小都支秦舒凌先生、苏州西山支秦裕浩先生、江苏高邮支秦长全、秦荣奎先生、江苏盐阜支秦昌扬先生、浙江建德支秦剑峰先生、安微天长支秦仕儒先生、湖南长沙印圹支秦心健先生、湖南支秦镶玉先生、贵州茅台支秦易先生、广西容县支秦仲升先生、海南代表秦巍先生、无锡锡山支秦晓华先生、秦保昕先生及老部长秦志法先生等。他们演讲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热爱和对泓扬秦氏文化的希骥和愿望,这里有充满朝气的一代新人,更不乏深悟家事的老前辈,针对家族的传承,古人曾叹曰;一年一年老去,明年后年花开。各支宗亲是振兴传承家族文化的生力军,望着众宗亲对家族的热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湧现出文采横溢的新一代,我不胜感慨,真是继祖传文、东风吹雨过青山。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